专家:抗生素不会被永远禁止 (11-05)
农业部:兽药监管有关问题回问 (11-05)
13亿人的主粮由猪决定? (10-25)
鸡蛋期货是蛋鸡行业的革命? (10-08)
奶源建设牵动乳业结构转型 (09-22)
我国生猪养殖进入转型期 (09-13)
养殖业将成战略主导农业 (09-13)
国内猪业或步大豆后尘 (09-11)
野禽-鸡-人 H7N9何去何从 (09-06)
联系电话:010-62731297
传真:010-62731297
电子邮箱:ana@cau.edu.cn
大规模养殖企业生产的商品仔猪由于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其市场售价明显高于小规模养殖企业和散养户。
大规模养殖企业具备强大的育种研发能力,生产的二元种猪由于成活率和产仔率高,其市场售价也明显高于小规模养殖企业,在生猪养殖集中的区域最大价格差距可达到40%以上。
[!--empirenews.page--]
然而,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不会快速推进
影响养猪企业做大做强的三大要素为资金、土地和人才。特别是我国土地资源、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本身就很稀缺,加之目前又处在工业化深化发展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总规模极其庞大的生猪产业发展无疑给自然资源的供给带来压力。
1、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目前面临一定的土地约束。
在传统的分散养殖时期,猪舍位于田前屋后,所有生猪产业发展不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当生猪产业进入工厂化繁育和规模化养殖后,养殖场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1)耕地可占用量小,与城市建设抢地
国土部和农业部规定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应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废弃地或荒山荒坡一般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很差,最好的选择仍是利用耕地。
然而,耕地中除了禁止占用的基本农田外,可利用的一般耕地大约占耕地面积的14.5%,而此类耕地用途也非常紧张,养殖面临与城市建设抢地的局面。
首先,18亿亩耕地红线压力较大。我国2001年耕地为19.14亿亩,2008年耕地为18.257亿亩,7年减少了8800万亩,到2020年剩下12年只有2000万亩的空间。
其次,未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还将将快速推进,新增建设用地量降低的可能性不大,每年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尽管近两年耕地减少的态势有所减缓,但主要是通过占补平衡、土地整理等方式进行的。
第三,在保耕地红线的压力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情况下,养殖场占用耕地的空间比较小。
(2)大型养殖场地理条件要求高,东部地区符合要求的少
一座基础母猪1000头、年出栏20000头的工厂化猪场在严格按畜禽防疫及卫生标准设计时至少需要120亩~150亩土地,同时每座猪场选址要求周围至少1~3km半径范围内无居住人口和动物活动,核心种猪场选址要求至少达到5km半径范围内无居住人口和动物活动。
如果将目前我国出栏的近6亿头生猪全部按这种标准生产设施建设,将需要3万个猪场,需要360万~450万亩建设用地,按照平均2km无人居住半径计算,覆盖面积为5.7亿亩,占未利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