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62731297
传真:010-62731297
电子邮箱:ana@cau.edu.cn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
(2022-12-19)
我国著名动物营养学家、系统动物营养学奠基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卢德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8日凌晨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85岁。
卢德勋先生1937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托克托县,1959年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畜牧系毕业后,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动物营养学家杨胜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64年3月毕业后,留校任家畜饲养学助教。1978年调入内蒙古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82年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师从R.J.Moir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于1986年学成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内蒙古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共十四大代表,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动物营养学报》主编、内蒙古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内蒙古乳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务。
一、爱国之情 报国之志
1986年,卢先生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面对国内外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巨大差距,他胸怀一颗火热的报效之心,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内蒙古这片故土,开创他梦寐以求的事业。作为改革开放后自治区较早一批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他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改革开放同行,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澳科技合作等领域成就斐然,为推动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曾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励。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回国留学人员、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优秀党员、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内蒙古最具影响力经济人物及改革开放三十年内蒙古科技创新先锋人物等荣誉称号,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乌兰夫基金铜奖等荣誉。
二、开创了“系统动物营养学”
卢先生高瞻远瞩,一生致力于动物营养学发展战略研究,创立了系统动物营养学。先生第一次接触动物营养学理论还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四年多的海外留学生涯使他深切地体会到世界动物营养学科思维方式正在由“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的转变。回国后,先生即开始了在动物营养学中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的艰苦探索。他从转变学科思维方式入手,紧紧抓住学科理论和技术体系创新发展的时代主题,大力推动了动物营养学科理论和技术体系创新,最终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动物营养学学科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了动物营养学科的历史性跨越,其代表作2004版《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和2016版《新版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是这一战略思想的集中展现,对指导动物营养学科的发展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1月,其系统动物营养学创新成果在美国《Frontiers in Bioscience》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标志着由他提出的系统动物营养学理论和技术体系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先生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技术。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绒山羊理想氨基酸模式,并提出了氨基酸平衡指数(AABI)、代谢葡萄糖(MG)和可代谢生脂物质(MLS)的新概念,对能量载体物质指标营养评定和调控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指标体系;在粗饲料品质评定上,提出了粗饲料分级指数(GI)的新指标(国标),可发酵纤维指数(FFI)等新技术指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由自由基稳态失衡主导的三方联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失衡)效应(也称为“杨氏联动效应”,纪念恩师杨胜教授),揭开了养殖业中普遍存在的多种动物疾病发病的深层次原因,针对动物非传染性疾病致病的营养生理根本原因和机制提出了 “营养干预、健康养殖” 一个全新的动物营养学理念。即使在退休后,先生仍然孜孜不倦地推动系统动物营养学发展壮大。从2008年开始,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 “系统动物营养学发展论坛”和六届“反刍动物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每次他都亲临会场做报告,为系统动物营养学发展呕心沥血。我们深信先生系统动物营养学理论将历久弥坚,发扬光大。
三、创办《动物营养学报》
卢先生曾担任我会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对我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88年我会创办《中国动物营养学报》之初,面临经费、人员和稿源严重缺乏的困难局面。卢先生主动接受我会创办《中国动物营养学报》的艰巨任务,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创办学报编辑部,与他的同事和学生一道承担起稿件接受、审稿、校对、编辑、印刷、发行等繁重任务,开启了学报的艰难初创。1994年《中国动物营养学报》改为《动物营养学报》,2005年办刊地点由内蒙古迁移到北京后,卢先生于2009年起担任《动物营养学报》主编,为学报质量把关做了大量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动物营养学报》现有成为我国畜牧兽医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卢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先生对学报的创立和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先生严谨办刊的科学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砥砺前行,把学报越办越好。
四、成果丰硕 奉献社会
在其动物营养调控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系统集成型奶牛营养技术(奶牛营养工程技术),对提高奶牛科学饲养水平有重要的指导重义。先生曾到全国许多地区作相关技术报告,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深受农牧民的欢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先生又及时提出绒山羊舍饲营养工程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放牧方式,对缓解草畜矛盾,保护草原生态和提高提高绒山羊生产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绒山羊饲养的一次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生开始总结和研究自治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问题,明确提出分二步走的发展战略。2001年发表了“对我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思考”,并先后在许多盟市、旗县作了学术报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先生提出的系统营养学工程技术在全国许多饲料和养殖企业推广应用,在指导新饲料产品开发和畜牧业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广大企业用户的好评。
五、教书育人 薪火相传
先生始终把教书育人、报效祖国,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40年来,先生已培养出博士后3名、博士28名、硕士60名、私塾弟子6名。他培养的学生已成为全国各地教学、科研、企业的领军人才与技术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由他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王洪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成为全国畜牧学界首篇优博。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先生不仅注重培养他们如何做学问,更注重培育他们如何做人。坚持把教育学生正派做人放在首位,用“团结协作、博采众长,求实创新、奉献社会”作为师训来教育学生。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团队精神,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做人”和“做学问”的关系,培养他们树立严谨的学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先生一生热爱祖国,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桃李天下;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工作勤奋;淡泊名利,一心为公,报效祖国。用自己行动践行了一个老共产党员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庄严诺言,为国家畜牧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卢先生的不幸辞世使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界失去了一位科学大师。我们对卢先生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怀念!我们要继承卢先生的遗志,以卢先生为楷模,学习、传承和弘扬他为科学事业献身的报国情怀和崇高精神。卢先生一生孜孜追求并铸造的科学精神和学术思想将星火相传,将激励着我国新一代动物营养学人,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为我国动物营养学科发展和畜牧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卢德勋先生永垂不朽!